网站首页 | 政协概况 | 工作动态 | 政协提案 | 剡山书院 | 文史天地 | 理论研究 | 委员风采
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嵊州
越剧与剡茶文化
发布日期:2015-10-19 作者:嵊州市


 

  嵊州自古以来盛产茶叶,是著名的茶叶之乡。人们在育茶、采茶、 制茶和品茶的过程中吟诵哼唱的茶歌很多。这些茶歌是本土山歌小调的重要组成部分。嵊州是越剧的发源地,越剧音乐的源头就是剡中大地的山歌小调和佛教音乐。越乡曲,山歌味浓, 优美动听; 剡溪茶, 底蕴深厚, 文脉悠悠。两者在同一土壤、 同一环境共存, 相得益彰, 相互依存。因此,我们相信越剧文化与剡茶文化之间, 有着必然的关联。在音乐方面,就是越剧音乐中有着茶歌的旋律,剡中茶歌中有着越文化的元素; 在内容方面, 就是越剧剧目镶嵌着剡茶故事,剡茶文化浇灌着越剧艺术; 两者之间在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的过程中,使嵊州茶叶和嵊州越剧有了独特的文化和韵味,涵养着 “越乡龙井”品牌, 实现了双越飘香,名声远扬。

  一、越剧音乐蕴含着茶歌文化

  越剧音乐的根脉是剡中流行的茶歌小调、 牧牛山歌,以及道士宣卷调、 忏经佛曲。在越剧的前身 “落地唱书”时期, 最初的曲调叫[四工合调] , 由嵊县马塘村农民金其炳,在田间、 晒场、 台门、 道地的自娱自乐的歌唱(越剧史上称“田头歌唱” ) 中, 融合茶歌小调、 牧牛山歌、 道士宣卷调、 忏经佛曲等元素而创立的。 [四工合调]由主唱、 接调(帮腔)两部分组成。接调 (帮腔)部分原是 “南无阿弥陀佛” 作衬词; 后糅合外地[工尺调] , 接调(帮腔) 部分以有音无义的 “四啊啊工合”替代, 故名 [四工合调] 。它包含着高昂明快的牧歌音调、 委婉起伏的茶歌音韵,缓慢平和的佛曲音律, 韵味醇厚。

  据嵊县政协文史资料 《越剧溯源》 记载, 1820 年左右, 马塘村一带的“田头歌唱” 已很盛行, 还出现了描述村民采摘茶叶和歌唱[四工合调]情景的《桐冈茶歌》 。现将内容抄录如下:
    
谁说桐冈竟树桐?新茶郁郁向春风。
山童一曲枝还密, 邻女微吟叶正丛。

指甲和烟归夜捣, 肺尘尽洗出灵通。
歌声上下行相答,合似霓裳同不同?

  这首 《桐冈茶歌》 是金永绍 1832 年撰写《续修监谱叙》时, 所写的《雅堂十
景》 之一。作者写出了阳春三月山童邻女在桐青茶绿的桐冈(此冈今名桐柱冈)上, 一边劳作采茶, 一边歌唱吟曲, 甚至互唱互答的生动情景。同时把这种山上
茶歌与大雅之堂的霓裳曲相提并论。

  据此,从年份时间上分析, 《桐冈茶歌》 所记载的 “山上茶歌” 指的应该是 [四工合调] 曲调, 而且在当时当地已相流当行。从 [桐冈茶歌] 描述的内容上分析, 与[四工合调] 曲调也有密切联系, 前面六句写茶写景之情境,后面两句写曲写调的形式。“歌声上下行相答” 指的应该是[四工合调] 的主唱、 接调 (帮腔) 。这也说明了茶是当时田头歌唱中表达的相关内容, 茶歌是 [四工合调] 中的音乐元素。

  二、越剧文化镶嵌着茶的故事

  嵊州产茶, 历史悠久, 抚今追昔, 源远流长。据史记载,始于东汉, 兴于魏晋,盛于隋唐,旺于宋元, 入贡明清, 繁荣当世。 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东汉时期, 剡中发现野生茶树,时称 “大茗”。魏晋南北朝, 北方战乱,大批贵族、士人南下,不少落户嵊地。他们不仅传播中原文化,而且使中华茶文化在剡溪两岸落脚生根, 与本土 “大茗” 茶树相融而合, 相随日月, 花开花落, 根脉相延, 郁郁葱葱。随着茶叶的生产、 贸易和消费, 成为社会生产、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关茶的故事自然而然被戏剧所吸收和反
映。

  茶对戏剧的影响,不仅在剧目中有许多有关茶的故事,更为重要的是自古以来,剧作家、 演员、 观众都喜好饮茶,是茶文化浸染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至戏剧也须臾不能离开茶叶。在过去,不仅弹唱、 相声、 大鼓、 评话等等曲艺大多在茶馆演出,就是各种戏剧演出的剧场,也都兼营卖茶,或者最初也在茶馆。所以,在明、 清时, 凡是营业性的戏剧演出场所, 一般统称之为“茶园” 或 “茶楼”, 戏曲演员演出的收入,亦由茶馆支付。换句话说, 早期的戏院或剧场,其收入是以卖茶为主, 只收茶钱,不卖戏票。演戏是为娱乐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务的。上规格的茶园或茶楼,一般在一壁墙的中间建一台,台前平地称之为 “池”,三面环以楼廊作观众席, 设置茶桌、 茶椅, 供观众边品茗边看戏。到辛亥革命前后,出现了专业剧场, 当时称“戏园” 、 “戏馆”。这 “园” 字和 “馆” 字, 就出自茶园和茶馆。所以, 有人也形象地称: “戏曲是用茶汁浇灌起来的一门艺术。”

  综观古今中外的许多名戏、 名剧, 不但都有茶事的内容、场景, 有的甚至全剧即以茶事为背景和题材。如我国传统剧目《西园记》 的开场词中, 即有 “买到兰陵美酒, 烹来阳羡新茶”, 把观众一下引到特定的乡土风情之中。在越剧方面,落地唱书后期唱的也都是“茶店书”, 代表人物金芝堂就是在余杭内方井街的岳阳楼茶馆唱红的,被当地誉称 “三个月不唱回头书” 和 “无书不晓” 的“草木才子”。

  越剧早期的剧目有 《倪凤扇茶》 、 《拣茶叶》、 《茶坊斩刁》 、 《茶瓶记》等,今有《陆羽问茶》 、 《望海茶恋》 等, 还有越剧电视剧 《茶妹情》 , 更有广泛传唱的 《采茶舞曲》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范瑞娟以茶作为护嗓音、治疗慢性咽喉炎的良药, 常年不间断,体会颇深。她说: “饮茶好处很多, 对于戏曲艺术工作者来说, 更有利于保护嗓音。”其他几位老演员如袁雪芬、傅全香、吕瑞英等也都有饮茶润喉的习惯。范瑞娟长期坚持饮茶,不仅嗓音好,而且眼睛也好,身轻体健。因而她曾用一句话来概括饮茶健身的体会: “明目清音见茶功。”在越剧唱路头戏演出为主的年代, 没有音响设备, 全靠演员把唱句送出去,大段唱腔后嗓子就干,值台师傅会在台边送上茶壶, 让演员呷一口, 润润嗓。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因此越剧与其他戏曲一样, 也可以说是用茶汁浇灌起来的。

  三、越乡文化涵养茶叶品牌

  越乡文化, 源远流长,其精髓是它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强烈的自我意识、 鲜明的进取精神, 独特的开创理念。这是嵊州人民创造越剧艺术的坚实基础。越剧由剡溪两岸流行的曲艺 “落地唱书”发展而成。综观全国有许许多多曲艺,为什么唯有 “落地唱书” 能发展蜕变成越剧, 而其他的曲艺不能发展成为戏剧?这里有着历史、地利、 天时、 人文、精神等多方面的原因。嵊州之所以孕育诞生越剧,其基础是以源远流长的庙会文化,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与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结合所催生的剡中本土文化;其动力是嵊州人民所具有的敢为人先、勇于开创的人文精神与连续几年自然灾害碰撞而触发的激情,大胆地把民间艺术推向市场;其过程是嵊州儿女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通过不断吸收、 改革、 探索和创新, 以观众需求为导向, 按艺术规律, 一步一步把越剧艺术从嵊州扩展到大城市,在演出实践中发展完善,形成特色鲜明, 韵味独到的越剧艺术;其关键是嵊州儿女的开拓精神和聪明才智。

  回顾我市近现代建设发展进程, 我们可以看到, 就是这种敢于创新、勇于改革、 善于吸收的越剧精神, 一直在支撑和涵养着嵊州人民的创业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经济繁荣。嵊州茶叶产业发展也不例外。

  1998 年嵊州市以具有地域特色的“越剧之乡” 和文化底蕴,注册了富有诗意和内涵的 “越乡” 茶叶商标, 并于 2009年把 “越乡龙井” 作为全市龙井茶品牌,并先后获得了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第二届浙江省十大名茶、 中华文化名茶、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100 强、 50 多次国内外名茶评比金奖等诸多荣誉; 在 2013 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越乡龙井” 品牌价值达 18.05 亿元,列全国第十二名。这是越乡人民依托嵊州产茶历史悠久的地域优势, 运用唐朝茶圣陆羽、高僧皎然等为嵊州留下宝贵茶经和茶文化的资源优势,发挥当代茶圣吴觉农在嵊州三界创办浙江省茶叶改良场留下的人才优势, 弘扬 “勇于改革、 敢于创新、 善于吸收” 越剧精神的结果,是越乡文化涵养茶叶品牌的结果。尤其是通过组建嵊州市越乡茶艺表演队,编排了一台具有越乡文化特色、宣传越乡龙井品牌的综艺性大型茶文艺演唱会《双越飘香》 , 融越剧文化、 剡溪文化、 龙井文化、 茶艺文化于一体, 多次到杭、 沪、 鲁等地演出, 更直接有效地涵养着越乡龙井。同时, 通过建立“越乡龙井茶” 网站、 编印 《嵊州茶文化》 ,加大茶文化设施和 “茶乡游” 开发力度,积极推进茶文化研究,丰富越乡龙井茶文化内涵, 使 “越乡龙井” 品牌活力充盈,生机盎然。

  如今, 嵊州茶叶在品牌引领下, 茶叶已成为全市农民增加收入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全市现有 8.2 万户 30 万人从事茶叶生产,2013 年茶叶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 2008 年的 18.1%增加到 2013 年的 22.6%, 五年来茶农共增收20 多亿元。全市半数以上的龙井茶企业品牌已整合到“越乡” 品牌中, 品牌效应初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嵊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浙ICP备050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