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常态新要求,基层政协组织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推进协商民主,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重大课题。
紧扣三大“主线”,精选协商议题。一是紧扣党政工作“中心线”,注重把握党政各阶段的工作重点,第一时间反应、跟进和落实。2014年以来,县政协围绕“两美”宁海建设、“三改一拆”等10多项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调研,许多建议被职能部门采纳。二是紧扣百姓“民生线”,开展视察调研,帮助群众解决难题。还通过提案和社情民意,积极反映民生问题,今年民生类提案占提案总数的60%以上。三是紧扣社会“和谐线”,县政协近年来选择民间信仰点规范、少数民族群众利益维护等多个涉及宗教信仰、民族团结的问题建言献策,维护社会稳定。
搭建履职平台,创新协商载体。在充分运用好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主席会议等协商平台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协商形式,创新协商载体。一是开展季度协商。今年年初建立了以界别为基础、以专题为重点、以对口为纽带、以座谈为主要方式的“季度协商座谈会”制度。二是设立“社区协商厅”。2014年初起,县政协先后在各社区建立7个委员联络站,今年5月,正式启动“社区协商厅”,邀请相关群众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就马路市场整治、老住宅小区管网改造等问题面对面协商。三是召开询政会协商。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定期召开询政会,寻求妥善的解决办法。
提升委员素养,增强协商能力。一是注重学习培训。夯实委员掌握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功,让他们成为“能协商、会协商”的内行人。二是注重实践锻炼。近两年开展了“三争三为”、“五个一”助推“三个年”、“勇于担当、善于履职”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既为委员创造了知情明政、建言献策的机会,也提高了委员协商议政能力。三是注重制度约束。推行委员信息化、动态化管理,建立委员信息和履职电子档案,落实委员履职情况通报制度和考核制度,完善委员诫勉劝退机制。
强化监督考核,提高协商实效。一是民主监督组促落实。2014年起,宁海县政协每年选择60名委员组成5个民主监督组,开展重要部门和重大事项协商成果专项民主监督,有30多条意见建议被转化落实。二是强化考核促落实。今年,宁海县委将县政协对党政机关和乡镇(街道)的考分从原来的0.2分提高到3~4分,政协协商成果转化落实情况将作为党政部门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分数占到总分的60%,有利于提升政协意见建议办结率。三是民主评议促落实。几年来针对食品药品安全、两城联创、象山港区域保护与建设等政协专题协商课题开展了专项民主评议,有效促进了协商成果的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