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协概况 | 工作动态 | 政协提案 | 剡山书院 | 文史天地 | 理论研究 | 委员风采
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嵊州
这方热土,是民乐人才的摇篮
发布日期:2016-01-14 作者:嵊州市


 ————写在全省首个“民乐村”落户蒋家埠自然村之际  

   

    2016年新年伊始,从市文联传来的一个好消息让经济开发区(浦口街道)蒋林头村的村干部和村民们奔走相告:蒋家埠自然村已正式获批省级“民乐村”,这是我省首个“民乐村”。

  大家的激动是有来由的。蒋家埠音乐人才辈出,从这里走出了近百名专业从事民乐演奏的草木才子,同时村里还多次举办文艺晚会、音乐会,远近闻名,如今又成功创建成为全省首个“民乐村”,岂不是喜上加喜。

  

  小小自然村

  民乐人才济济

  “蒋家埠人口只有1000余人,但几乎人人都是越剧爱好者。”蒋林头村主任王家良介绍,据不完全统计,蒋家埠直接从事与民乐艺术相关的人员有六七十名,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更是多达600多人,其中乐器表演就有近百人。这些人分布在大江南北,有的在越剧团工作,有的在艺术学校深造,而更多的活跃在民营剧团,仅在宁波、余姚、杭州等地专业剧团工作的就有20多人,其中包括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章益青、国家一级演员陈少青、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副团长王斌樵等一批知名音乐人。

  正如省音乐家协会主席翁持更在走访蒋家埠时所感叹的,“想不到一个村子竟有这么多音乐人才,老老少少擅长传统乐器,全国罕见”。

  说起蒋家埠的民乐起源,不得不提及带头人吴德尧。“吹笛子的是陈少青,国家一级演奏员,现在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为茅威涛作曲、吹笛子;王斌樵擅长笛子、唢呐、二胡,是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副团长……”在吴德尧家里,密密麻麻挂满了弟子们的照片。说起他们,老人如数家珍,满脸自豪。

  吴德尧是土生土长的蒋家埠人,擅长笛子、二胡等乐器演奏。上世纪70年代退伍后,他回到当时的嵊县越剧团工作,担任副团长一职。“后来为方便教育子女,我自愿回到浦口文化站工作,我一直觉得,民乐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这片乡土。”吴德尧说。那时在农村玩乐器,多半有不务正业之嫌,但他认定,有朝一日民乐一定会蓬勃发展,因此他在培养自己孩子的同时,还悉心传艺给其他农家子弟。这么多年来,从他手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少说也有百余人。

  

  万事俱备

  蒋家埠呼唤“民乐村”

  村里有这么丰富的民乐资源,何不将其打造成以民乐为标志的文化特色村呢?

  10多年前,王家良就有了创建“民乐村”的构想,但受场地、人员等制约,直到去年,计划才慢慢实施起来。王家良告诉记者,蒋家埠的群众文艺活动一直开展得有声有色,早些年,村里几乎每年都邀请市内外剧团来演戏,而且村里也有自己的排舞队以及越剧、笛子器乐等表演队,文化音乐氛围一直很浓。2014年,村里投资300万元,新建了1200平方米的文化礼堂,可同时容纳2000余人,并加装了舞台灯光、升降机、隔音设施等。随着文化礼堂的落成,老百姓的文化活动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村里接连举办了各种文艺晚会。这其中最让人难忘的,要数去年2月16日那台乡村音乐会,至今还让人意犹未尽。

  那一夜,蒋家埠一些知名音乐人纷纷回到家乡,用精湛的技艺给家乡人民送上了一场音乐盛宴。“整个礼堂坐得满满的,连门外也都挤满了。”村民陈金财说起来至今还津津有味,“这种乐器音乐,原以为老太太是不要听的,但当时,前三排都是老太太,一个个都听得入了迷,到演出结束了还不肯走。邻近乡村的人也纷纷赶来看,真的办得不错。”

  盛大的音乐会倾倒了观众,也让王家良那10多年的念想落到了实处:连音乐会都能办了,还有什么理由不能申请“民乐村”呢?去年年底,在市文联等上级部门的倾力支持下,蒋家埠终于摘下了浙江省首个“民乐村”的牌子。

  

  民乐要传承

  也要作为产业发展

  走进蒋家埠,远远就能听到悠扬的笛子声。循声而入,记者看到许多小朋友正在认真练习笛子,这是村里的一个笛子培训班。民乐对蒋家埠人而言,已不仅仅是爱好,而是发展成了一种产业。

  据吴德尧介绍,在蒋家埠,他当年带出来的学生,如今已经是学生带学生,有的甚至学生的学生也开班了。江浙一带的乐器音乐人,说起来,多少都和吴德尧有点渊源。他们都把音乐作为事业来追求,也把音乐当作产业来经营。

  民乐人樊伟明也是吴德尧的学生。当年樊伟明跟随吴老师学笛子,后来进了福建艺校读书。从那时开始,他就边读边带学生赚取生活费。毕业后,他又回到市区一家琴行带教学生。“当初,我学笛子是一种爱好,想不到如今成了谋生工具。”樊伟明说,在市区带学生有了名气后,他又在蒋家埠办起了笛子培训班,同样吸引了很多慕名前来的学生。

  “我现在一边在市区教笛子,一边在家办培训班,一年收入也有十几万元。”樊伟明说,音乐是爱好,也是事业,自己十分享受现在这样的生活。不过,他最大的梦想是学生能学有所成,“让笛子帮助他们实现音乐梦想吧。”

  同样,我市的声韵琴行乐器培训班也是从蒋家埠起步的。琴行创办者林海飞,也是吴德尧的学生。“当年我从吴老师那里学习扬琴,后来考到浙江艺术剧团学习。”毕业后,林海飞去了永嘉越剧团。后来,因为要照顾小孩,她辞职回家办起了培训班。“刚开始学生也比较少,后来口口相传,现在学生越来越多。”林海飞说,现在她的琴行每年有150多名学生,有的还一学就是好几年。

  “成功创建省级‘民乐村’意义重大,一方面将给村民带来更多的文艺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民乐作为一项产业发展,既有利于传承,又有利于提高村民物质生活水平。” 王家良最后表示。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嵊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浙ICP备050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