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协概况 | 工作动态 | 政协提案 | 剡山书院 | 文史天地 | 理论研究 | 委员风采
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提案
王科英: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机制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7-04-10 作者:嵊州市


    2014年来,嵊州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治污先行,治污之要、在于农村”的总体部署,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三年共完成376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受益农户约 12万户。此项工程面广、量大、任务紧,在不断建立健全规范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经过实地调研和梳理,对项目施工、验收、长效维护等节点问题进行了归纳,并提出对策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工程建设不规范。管网施工方面。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对现场技术指导不足,出现管道铺设呈波浪形、主干管及支管检查井倾斜、砖砌检查井没有双面粉刷等现象。终端处理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着墙体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密,框架节点柱筋、箍筋绑扎不规范、没有出水等现象。接户方面。厕所、洗浴、厨房、洗涤等污水没有应接尽接,特别是地渗式化粪池改造不彻底,存在“无水可接”的隐患;一些农家乐、酒店等餐饮业废水没有设置隔油池直接接入,极易造成管道油脂阻塞。

   2、工程监管不到位。嵊州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主要委托水务集团和市政公司开展实施,因项目数量多导致施工技术人员、设备不足,存在班组施工技术交底不齐,施工日记不全,施工管理难等问题。此外,监理要求不严,专业监理公司业务量增大,监理员力量不足,新增人员业务不熟,现场监理协调不力;业主单位监管员则存在主动性不强、业务不熟,抹不开面子监管等现象。

   3、验收和移交难。目前,全市只有浦口街道、崇仁镇、仙岩部分乡镇部分村进行了自验,绝大部分乡镇认为污水工程乡镇初验有压力,结果造成2014年已完工的大部分村至今还没有初验。因此,全市没有一个乡镇的污水工程已经验收合格,导致已完工村出现污水运行无人管理的现象,无法移交。

    4、长效运维落实难。 目前,嵊州市已成立嵊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嵊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水务集团承担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运行维护工作,负责组建运行维护公司,制定运行维护年度工作方案,切实做好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长效运行维护日常工作,接受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的监督和考核。但到目前为止,正式的文件尚未出台。

    二、对策建议

    1、开展工程整改验收。目前,全市376个实施村的污水工程已基本完成,急需验收。建议市里出台有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更加严格、可操作的的验收管理办法,按照“工程完工——编制竣工资料——施工单位自检——自检整改————业主单位初验——初验整改——竣工验收”流程,全面检查工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要求。对自检、初验、竣工验收合格的项目,由市治污办牵头,会同建设局成立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及有关专家等进行复验,组织工程初验、竣工验收、复核验收时均应邀请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全程参加,市治污办、建设局要牵头做好督促乡镇(街道)抓好初验、竣工验收、复核验收发现问题的整改,防止治理设施带病运行无效处理。

    2、明确运维管理主体。建议市政府尽快制定更加完善的《嵊州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办法》,按照专业化、市场化运行维护要求,建立以第三方专业运维公司为主、属地乡镇村配合的专业运维管理模式,可采取通过招标形式确定第三方专业运维公司负责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同时制定出台第三方专业运维公司考核评价的办法,探索建立运行维护绩效与资金拨付相挂钩的管理制度。

    3、实施逐步逐批交接。按照“验收合格一批,移交接受一批”的原则,对竣工验收、复核验收合格,设施运行正常、进出水基本符合设计要求的农村污水治理设施由市治污办组织乡镇(街道)、村逐个向第三方专业运维机构进行移交接管;对验收不合格的,限期由建设单位负责落实整改。

    4、建立运维管理监控平台。针对面广、点多、分散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布特点,建议建立数字化服务网络系统和平台,提升治污设施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管理水平,确保治污设施持续运行、长久管用。监控平台包含通讯、站点电子档案、运行监控、运维监督、报表分析、检查考核、运维评价、故障跟踪统计、智能手机客户端等多项功能,可实时监控、动态掌握各终端设施的运行状况和水质监测、污染物排放等基础数据,实现对治污设施远程集中管理、全天候实时管理、线上线下联动管理。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嵊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浙ICP备050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