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7日,省政府办公室公布第三批26个小城市培育试点名单,经积极争取,我市甘霖镇成功列入。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是我省推进新型城市化、统筹城乡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同时也是扩大投资、拉动消费的重要增长点,改善民生、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结合点。全省第一批、第二批试点单位的成功实践表明,甘霖镇此次进入试点行列,如果能够抓住契机,把握得当,必将对我市提升区域发展格局,推进新型城市化产生深刻而长远的意义。为扎实有效推进甘霖镇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建议如下:
一、要找准区域定位。从市域内看,一是要科学界定甘霖作为西部副城与主城区的关系,厘清西部副城的内涵,合理规划布局,梯度承接主城区的功能与产业转移;二是要科学界定甘霖与西部乡镇的关系,嵊州21个乡镇、街道,其中西部11个乡镇进出主城区都要经过甘霖,小城市培育谋划,应当凸显甘霖作为嵊州“西乡”门户的地位与作用。从市域外看,一是要积极对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利用甬金高速、杭绍台高速在甘霖十字交接的区位优势,充分挖掘甘霖作为大通道重要腹地的作用,争取在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战略中分得一杯羹;二是要积极融入嵊新协同发展,新昌江、黄泽江、澄潭江三条河流的沿河走廊,是嵊新协同发展山水相连、人文相通、经济相融的三条纽带,甘霖要积极发挥澄潭江沿河走廊的桥头堡作用,争取在嵊新协同发展中有所作为。
二、要彰显甘霖特色。要充分发挥甘霖在产业、地理、人文、历史、建筑上的特色,综合特色产业发展、社会经济水平、历史文化底蕴和未来发展潜力等方面因素,绘就甘霖小城市培育发展蓝图。在发展定位上,要深度研究,提炼出“叫得响、记得住、传得开”的小城市定名定位,打响甘霖品牌,传播甘霖形象;在产业方向上,不贪大求全,要“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大育强并举,选准最有优势和潜力的产业,打造“单打冠军”;在建筑形态上,要根据历史文化传承、地形地貌特色、资源要素禀赋,确定小城市打造的整体建筑风貌,加快老镇区改造和小城市新区建设;在文化品位上,要围绕农村和城市、传统和现代的最佳结合做文章,塑造城市功能和田园风光、创业激情和乡愁情怀、现代气息和民俗民风相结合的文化品位。
三、要制定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是小城市培育发展的行动纲领,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就是理清小城市建设发展思路的过程。一是要将思路、定位和措施具体化为行动方案,做到发展有方向、年度有目标、行动有指南,挂图作战,层层推进;二是要将每一项行动体现到量化指标上,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可评价;三是要对每一项工作工作实行项目式管理,形成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节点和进度目标,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
四、要推进配套改革。努力以改革激发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的活力。一是要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渠道、多方式、多平台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民间资本参与小城市建设;二是要抓好公共服务体制改革,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切入口,建立进城农民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机制,集聚人口,留住人才;三是要抓好农村“三权”改革,推动农村要素资源流转交易,促进人口和资源集中集聚;四是要抓好审批制度和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扩大小城市管理权限,提升小城市管理水准。
五、要加强组织领导。从市、镇两个层面,明确推进甘霖镇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体制。在市级层面上,成立培育试点工作协调小组,由政府主要领导任协调小组组长,市级相关部门组成协调小组成员,研究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分工落实对口指导帮助办法。在镇基层面上,成立甘霖镇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推进机构,统筹甘霖镇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与小城市培育试点工作的有机结合,抓好镇级层面的工作落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