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协概况 | 工作动态 | 政协提案 | 剡山书院 | 文史天地 | 理论研究 | 委员风采
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提案
钱幼华:关于加强对农村环境整治系统性、功能性、人文性建设的建议
发布日期:2017-04-10 作者:嵊州市


    2016年,可以说是嵊州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一年,城市形象越来越大气越来越美丽,农村环境越来越整洁越来越漂亮。作为一名嵊州人,我由衷的赞叹家乡的喜人变化,因为这背后是嵊州市委市政府的英明决策,是全市干部群众的戮力同心,这种巨变带给人们生活享受的同时,更带来了精神的鼓舞,而与此同时也让我们基层干部备感压力与责任。

    环境面貌是社会文明的一面镜子,实施城乡环境大整治,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全面进步的必要手段,因此我们在继续高度重视农村环境整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对这项工程系统性、功能性、人文性的建设,不求一时之效,但求久久为功。建议如下:

    一是要注重规划,重视农村基础设施系统化的建设。规划引领建设,当前城市规划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嵊州城区有今天的面貌,离不开规划之功,但是农村建设的规划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对农村实施环境综合整治,不仅需要整治面上的四乱,更需要从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盘棋去谋划,考虑眼前所需也考虑长远发展所需,把环境整治纳入基础设施建设的系统之中,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

    二是要立足实效,重视农村环境设施功能性的建设。经济发展讲速度看指标,环境整治讲成效看影响。一时的美化硬化绿化当然能令人赏心悦目,但如果仅仅只是一时之景一时之效,未免得不偿失。当前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众多,环境整治应该立足农村实际,把观赏性与功能性有机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其综合效果,注重环境设施功能性的建设,而不是为追求视觉效果去搞盆景化的装饰,更不应该搞一些标新立异的噱头去引人关注。

    三是要以人为本,重视农村人文环境个性化的建设。乡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既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又有着蓬勃的生命力。把人文环境的建设作为农村环境整治的一个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下的一个共识,但是,很多地方却忽略了人文环境个性化的挖掘与展示,同质化现象十分明显,重形式轻内容几成通病,令人遗憾。环境整治说到底,决定的因素还是人,以文化人,我们期待乡村文明能够真正成为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让人的素质与外部环境同步优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嵊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浙ICP备050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