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协概况 | 工作动态 | 政协提案 | 剡山书院 | 文史天地 | 理论研究 | 委员风采
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天地
中国领带城名称的由来
发布日期:2017-04-18 作者:嵊州市


  中国领带城是我市唯一一座“国字号”的专业市场,建于1992年。刚开张时名叫浙东服装城,第二年因为进场交易的领带产品增多,便添上“领带”两字,更名为浙东领带服装城。19954月,浙东领带服装城再度更名为中国领带城。说起改成这个“国字号”名称的由来,同政协的一次外出考察活动密切相关,可以说是政协去外地取经取来的。

  让我们先说说那次考察吧!那是1994年金秋时节,我们一行5人,在时任嵊县十届政协主席李成火同志的带领下,去地处浙西南的庆元县,参加浙江省13县市政协联谊会的首次活动。据说是庆元县政协盛情邀请的。那年头,到庆元没有高速公路,我们几乎坐了一天的汽车,好在一路上江山秀丽、秋色如画,让我们在行程中饱览了旖旎风光。车子不知转过了多少个山头,傍晚时分,终于到了庆元。整个县城到处都是一派喜庆景象,主街两旁挂满了各色各样的灯笼,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盏盏大小不同、色彩各异的香菇灯,市中心则摆放着一个特大的酒瓶型的大灯笼,上面写着“香菇特曲”四个大字,好似庆元县开发的一个产品的广告。从新刷不久的横幅标语中,我们看到“94国际香菇生产暨产品研讨会”刚刚在这里开过。空气里飘散着沁人心脾的菇香,机动车无一不在车身上写着“中国香菇城”5个红色大字。一个个扛着香菇的菇农,一张张喜悦的笑脸,欢迎我们进入这个香菇的世界。

  第二天就在这个香菇世界里,我们开完会,选出了正副会长,各地政协交流了工作经验。接着庆元县政协吴晓铃主席介绍香菇的节目开始了。他先向我们介绍了香菇的来历:

  据说800多年前,宋高宗绍兴年间,庆元县龙岩村有个叫吴三的农民。一天,有个温州客商到龙岩村来判树,客商没有说清楚他要的是杉树,吴三砍了大批栲树和米于树,结果这批树就在山上任凭风吹雨打。到了第二年冬天,在砍倒的栲树、米于树上长出一朵朵小雨伞般的东西。吴三采回家,煮熟一尝,味道十分鲜美。从此吴三天天上山采集,鲜的吃不完,就用炭火烤成干品。不料一天,天上飞来一群白鹂鸟,把树上小雨伞般的东西吃得一粒不剩。吴三气极了,举起斧头在树上乱砍。谁知过了几天,那些被斧头砍过的地方,长出了更多的小雨伞般的东西来。这样,吴三就掌握“砍花法”和“惊菇法”。他把这些方法传授给乡亲、传授给后代。吴三的妻子名叫刘香菇,年轻时曾对吴三有过救命之恩,为了感恩,就把这种食品称为“香菇”。后人把吴三尊为“菇神”。在西洋殿筑菇神庙祭祀他。到了明朝,香菇送进皇宫,朱元璋食用后,下旨令庆元以及周边的景宁、龙泉三县百姓以制菇为业。有人给香菇拟了副对联:“无芽、无叶、无花、自身结果;可食、可药、可补,周身是宝。”日本人也非常爱吃香菇,也有栽培和生产。他们凭着一本叫《惊蕈录》的古书说,日本是香菇的发源地,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可是中国庆元的吴三要比他们早300多年,且有确凿的史实可以证明。经联合国专家、国际热带菇类学会主席张树庭教授的亲自考证,证实了庆元人的结论是正确的,他亲笔书写了“香菇之源”四个字留在庆元。如今,在庆元人民的努力下,这朵小伞形状的香菇已成为全县人民的“致富之源”,香飘五洲,菇流四海。

  热情好客的庆元政协的同志,还带我们参观了庆元食用菌研究所,使我们知道香菇在庆元有310多个品种。并且还去了纪念吴三的菇神庙,在他的家乡,实地观看了香菇的生产和制作过程。特别是到了人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中国香菇城,很大的一个场面,热闹非凡,生意兴隆极了。只见一辆大卡车,满载着一包包的香菇,驶向全国和各地的出口海港,真让人羡慕!

  在庆元,我们接收了这么多关于香菇的信息,休息时大家便热烈地讨论起来,都说庆元人依靠特色产业、致富一方百姓这条路子走得好!联系到我们嵊县,我们也有个新兴的特色产业,那就是领带。正好这年四五月份,我们政协对全市领带产业的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扶好龙头,创出名牌”、“组建协会,开展协调”、“开拓市场,扩大出口”等等。但是现在看看庆元县扶持和推销香菇的决心和措施,他们不仅建起了“国字号”的大市场,举办了有国际友人参加的大节会,还在上海最热门的火车站也做起了大广告。庆元县政协还专门编印了三期介绍庆元香菇的文史资料,广为宣传……相形之下,我们显得气魄不够大,力度不够强,措施不够多。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向庆元学习已经是势在必行,李成火主席当场定板,回去后赶紧把庆元县扶持香菇产业的经验、做法以及我们的想法,好好写一份考察报告,送县委、县政府领导参考。

  就这样,我们在景宁畲族自治县活动了两天后,回到嵊县,马上根据庆元、景宁两地了解到的情况,写出了以“抓产品、富民兴县”为题的考察报告,以参考件的形式报送县委、县政府。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时任县委书记的罗国钿同志作了批示,让县委办公室把这份报告转发有关部门,要求今后各部门外出参观学习时都要像政协那样写出考察报告。许多部门领导看了这份考察报告后,都说很受启发。时任县工商局局长楼永苏同志看了后,多次赶到政协,与李成火主席等深谈庆元经验。最后商量决定学习庆元的做法,向县委、县政府提议,将浙东服装领带城改名。经领导同意,19954月,浙东服装领带城改名为中国领带城,同时加强了宣传、广告力度。不久后又举办了中国嵊州领带节、中国领带节暨国际领带服饰博览会。经过多方努力,如今中国领带城已成为国内领带服饰博览会及中国服装行业协会服饰专业委员会秘书处的主要活动场所。在此期间,政协又与领带行业协会合编了一期文史资料专辑《中国领带》,帮助他们编了两辑领带产业发展的论文选。这以后,历届政协都对我市领带产业的发展十分关注,积极参与领带节的各项活动,经常对领带产业进行调查研究,献计献策。还帮助涉足领带产业的政协委员协调关系、解决困难,齐心全力地促进这一行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嵊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浙ICP备050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