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协概况 | 工作动态 | 政协提案 | 剡山书院 | 文史天地 | 理论研究 | 委员风采
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嵊州
钱方来辞世已半年 遵遗嘱万册藏书捐赠市图书馆
发布日期:2017-04-18 作者:嵊州市


    他是书痴,是书虫;他以书为妻,以书为子。

  他是一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文史研究者,姓钱名方来,人称方老师。半年前,他在长春路一幢普通农房里悄然离世……

  日前,这位方老师却再次走进市民心坎:他的玄外甥女周利芹、玄外甥周小祥等遵遗嘱,把一万多册藏书整理后,全部捐给了市图书馆,极大地丰富了市图书馆的藏书,也填补了地方类书籍的空缺。

一生只为书痴迷

  人在,书在。人不在,书已捐。

  鹿山街道长春路一幢普通农房里,现在已是人去书空。去年1225日,钱方来玄外甥周小祥遵照他的遗嘱,把他的一万多册书全捐给了市图书馆。那个15平方米的书房,从此再也闻不到满室书香,再也见不到三堵厚厚的书墙。

  方老师的墙是书垒起来的,三堵砖块一样的墙,中间是一张老旧的书桌。方老师生前,市图书馆副馆长费庆松曾多次过来看望过他,每每来到这里,总是仰起头来观看这三堵书墙,俯下头来凝视这张简陋的书桌。方老师舍得花大把的钱购买一摞摞的书,却舍不得花一点点小钱买一张小小的书桌。

  日常生活中,他几乎就是现代版的葛朗台,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连房子都是借住在玄外甥家里。市政协退休干部金向银曾经和方老师共过事,两人比较谈得来,对他的生活了如指掌,方老师一生未娶,他的一生就是一根烟,一本书。书是好书,烟却是劣质烟,只是为了读书和作笔记时提神。

  我和他在政协文史办一块呆过,在党史办一起呆过,从没见到方老师吃过一顿好饭,连一碗像模像样的牛面肉也没掏钱买过,更不用说炒几个小菜了。他的饭菜通常是那种小店里最便宜的快餐,骗骗肚子而已。金向银说。但是一旦面对书,方老师又是出手大方的,眉头都不皱一下。记者看到,仅高尔基的《母亲》,他就买了3本,分别是1954年、1956年和1965年版,价格都不菲。

  一月买几十本,一年买几百本,这一万多册书堆砌的书墙,就是方老师几十年来燕子筑巢一样筑起来的。10多年前,方老师因年事已高,看书吃力,想把书捐给图书馆。可是一想到家里除了这些书,就剩下空荡荡一张小方桌,又舍不得了。不可一日无书,还是等我死后再捐吧。也就在那时,他立下遗嘱,让周利芹、周小祥在他死后,把书、书信和自己的笔记本悉数捐给图书馆。

  去年823日,89岁的方老师平静谢世。去世后,玄外甥周小祥开始着手整理方老师的书籍。整理过程中,周小祥发现了很多方老师的论文。那些发表过或没发表过的论文,都是方老师在那张小方桌上,就着一根烟,一字一字熬出来的。周小祥打算把它们全部打印出来,分给亲戚,以作纪念。

收集676册《人民文学》

  方老师捐赠的书,有文学类、文史类、教育类,还有一些地方类,许多书都是孤本。地方类藏书有19898月由龚剑锋撰写的《开元镇简志》,19632月由中共嵊县县委宣传部印发的《模范共产党员————董大妈》,198171日至19868月一至十五期的《嵊县文物合订本》,1952110日编印的《嵊县农村剧团工作总结》,还有吕渔溪的百周年纪念集,等等。这些书,对于研究嵊州的人文以及事件,都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几十年来,方老师还养成了片纸必珍的好习惯。在方老师捐赠的书信里,记者还发现了中国目录学家、印刷史专家张秀民于1984年在老家崇仁廿八都写的《张秀民自传》手稿。淡绿的方格子,刚劲的字体,已经褪色的钢笔字,历经30年的岁月洗涤,显得弥足珍贵。这个稿子发在1986年《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九辑上。

  方老师热爱文学,从文学青年到文学中年再到文学老年,他的一生都与文学不离不弃。在方老师捐赠的文学类报刊中,《人民文学》《文学报》《文学评论》《文艺学习》《红旗》从创刊号开始一直到他过世,一本都没有落下,其中《人民文学》有676册。

  676册《人民文学》,堆起来足足有两米高,方老师从1949年起(除停刊那几年除外)年年订购,想想也是让人感动。

  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故事。话说有一回方老师向邮局订阅的《人民文学》迟迟没到他手中。他心里空落落的,几乎坐卧不宁,煎熬般再等了几天,他终于忍不住了,直接给《人民文学》出版社写信要书,并在书信里夹了杂志的钱和一张邮票。对这位嗜书如命的方老师来说,少什么也不能少书,他一定要想方设法把它搞到手

  还有鲁迅的书,他原是个鲁迅迷。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等都有,鲁迅的杂文集也有,《鲁迅手稿选集》《鲁迅手稿选集续编》也有,但手头就是没有《鲁迅手稿选集三编》和《鲁迅手稿选集四编》,所以方老师又给绍兴、杭州等地书店写信,后来又写信到上海、北京去问,团团问了一圈还是没有,他又直接给文物出版社写信要书。

  很多书,方老师就是这样一本本淘来的。

  日前,市图书馆3位工作人员已对这一万册书进行分门别类,不久,将在网站推出钱方来个人藏书陈列室,展出所有书目和条目。

 

编辑《辛亥革命》专辑

  1985年到2003年,退休后的钱方来被聘到市政协文史办工作。在政协工作的10多年时间里,钱方来参与了大量书本的编辑工作,比如《辛亥革命专辑》《抗日战争》《越剧溯源》《马寅初在故乡》《嵊州史话》《嵊州市文史资料第一辑》等,内容涉及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越剧发展史等。

  之前,嵊县关于辛亥革命的史料很少,即使有,也是民间流传而已。钱方来到政协后,即着手编辑《辛亥革命》丛书。

  “一只包,一本笔记本,一支笔,一双跑鞋。金向银描述了当年他和钱方来外出采访的情景。当时交通工具不发达,他们有时乘那种又高又大的公共汽车,有时骑两个轮子的自行车,有时就靠步行。钱方来的学术态度特别严谨,比如采访辛亥革命志士王金发的事迹,就一个小故事,他也会反复向人求证。作为史料,不能有一点虚构和失实。

  在钱方来等人日复一日的走访采集中,辛亥革命出了九本专辑。王金发、谢飞麟、尹锐志、尹维峻等一批嵊县辛亥革命志士的故事也渐渐被人传诵,业界也形成了“嵊县是辛亥革命时期光复会的坚强后盾之说。

  钱方来等人编辑的辛亥革命专辑的史料,此后一直被许多辛亥革命研究者采用。省历史学会会员胡国枢因此多次采访过钱方来,并在他撰写的《浙江省辛亥革命与光复会》一书中,专门为嵊县的辛亥革命立了一个章节。

  采集史料时,钱方来自己也撰写一些文章,《蔡元培在嵊县时期的教育思想与社会思想》《全国认识嵊县辛亥志士的历史作用》《王金发与体育》《也论王金发史事》,有时用本名钱方来,有时用笔名史牛、求索等等。其中蔡元培一文是钱方来为参加1988年北京大会堂召开的纪念蔡元培诞辰120周年学术讨论会而写的论文,被广泛引用。

  在采写尹锐志、尹维峻等史料时,钱方来还专门跑到绍兴鲁迅图书馆,在绍兴住了3天,搜集相关资料。凡跟尹氏姐妹有关的文字,钱方来一一作了笔记。尹锐志有一位弟弟,钱方来也多次前去采访。后来,尹锐志的弟弟还和钱方来交了朋友。

  “世人对辛亥革命时期的嵊县如此瞩目,有方老师的很大一份功劳。金向银如是说。

  如今,斯人已逝。所有种种都烟消云散,只有钱方来编辑的书,以及他捐赠的藏书,还会时时让我们想起一个业已远去的背影;让我们时时铭记钱方来————这个普通教育者、文史研究者的名字。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嵊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浙ICP备050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