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政协经科委主任王炜,嵊州市政协特邀信息员、嵊州市人民政府综合科副科长蒋杭廷反映,中小企业是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尤其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更成为创新驱动、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府不断创新扶持方式,但是,数量过多的扶持政策,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新问题: 一是扶持信息综合利用率不高。各类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涉及到多条口径、多个层面和配套的资金等相关扶持要素,往往会被“分条块、碎片化”的支配使用,用途单一、统筹不够。以科技创新扶持资金为例,假设一家企业按现行各条口径、各个层面的所有政策,统共可以获得200万元,但往往由于“政策口径分散、文件数量较大、申报流程复杂”等因素,企业能够全面掌握政策、熟悉操控流程的很少,所以在实际操作中,就很容易出现某个企业虽然符合申报条件,但却不知道是否能够申请或怎么申请。如此,不仅违背了政策扶持的初衷,也大大降低了资金使用绩效,大大降低了企业获得感。 二是扶持资金兑现具有相对滞后性。相对于政策的出台,扶持资金往往需要企业申报,再经层层审批才能发放。扶持资金与政策的出台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对于一些亟需扶持资金缓解压力的企业,直接扶助效果有所削弱。 为更好地发挥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作用,王炜、蒋杭廷建议试点探索实施“政策池”“资金池”,具体建议是: 一、汇总提炼扶持政策,建立“政策池”。可指定一个部门牵头,以月度或季度为单位,对当月以来各线涉及中小企的所有优惠扶持政策汇总,在下月初及时公布。政策文件本身严谨规范,相对篇幅较长,对企业而言学习领会具有一定难度,因此对于公布的汇总内容,必须进行提炼,简洁明了的告诉企业:“有哪些扶持”“需要什么资质”“怎么申请”,并注明文件名、文号等相应出处,链接政策原文。避免把几个文件简单拼凑,否则企业看上去又是一片文山文海,只能望洋兴叹。 二、扶持资金集中管理,成立“资金池”。可以由区县为单位,对各层面涉及的中小企业补助扶持资金,成立“资金池”进行集中统一管理。对于当前上级扶持资金普遍到位较迟的情况,可以由区县政府适当注资垫款,待上级资金到位后内部调剂。这样,就可以将扶持资金及时兑现、尽早支付,为企业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同时,还要规范出台相应管理办法、扶持办法,在办法中可以明确突出创新导向,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和是否国家高企等科技创新主要指标的考核权重。 三、引入“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申报“一窗受理、兜底服务”。即政府分条线、分条块争取上级经费和分配现有资金。中小企业只需把项目报至政府指定的某个牵头单位,具体可以申请哪些扶持、享受哪些优惠等等,由该牵头单位联合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限内进行集体会审,根据会审结果指导企业进行项目包装,并可以接受企业委托集中申报各类扶持政策。一旦申报获批通过,扶持资金可以由区县“资金池”提前垫付,并及早统一划转到位。另外,企业申报的方式可以是网上办理、现场办理,甚至可以通过邮寄送达办理,方式多样,以方便企业、服务企业为主。大致流程如下:企业申报→窗口受理→部门会审,为申报项目匹配各类政策→指导企业包装项目,向上申报→审批通过→区县资金池提前垫付、统一划转给企业→上级资金到位,归还财政或继续注入资金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