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特邀信息员、嵊州市委办信息科科长张洪,嵊州市文化馆戏剧专业教师裘珍媛反映,民营剧团作为农村文化演出市场的主力军,为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供着丰富的精神食粮。据统计,浙江省目前共有民间职业剧团489家,约占全国总数的8%,全年为基层农村演出约13万场,服务观众人数达1.5亿人次,营业额达3.88亿元,其中民营剧团的占有率达到90%。浙江绍兴嵊州作为我国第二大剧种越剧的诞生地,目前拥有民营剧团120多个,从业人员4500余人,年演出3万多场,文化惠民数百万人次。尽管民营剧团是文化服务基层的重要力量,但民营剧团成长仍然存在不少体制机制上的障碍,特别是剧团融资难等问题较为突出,主要有: 一是培育发展机制上“区别对待”。尽管国家早在2009年就提出对民营、国有文艺院团一视同仁,但在部分地区,国有院团与民营剧团在占有文化资源、享受国家政策等方面仍不平等。如在政府采购文化产品上,部分地方民营剧团参与采购项目的机会很少。以创办于1988年的群艺越剧团为例,该民间剧团每年演出近300天,足迹遍布浙江东部的宁波、台州和温州三市,用戏曲文化惠民达数万人次,但在文化下乡、戏曲进校园等政府采购项目上,却与国有院团存在“区别待遇”。无独有偶,河南小皇后豫剧团成立19年来,每年演出400多场,但每年只有14场演出能拿到每场1万元的补贴,与国有院团每年有100多个演出机会、每场享受1.5万元的补贴相去甚远。 二是文化创作上“人财”两缺。众多民营剧团负责人坦诚,“资金紧张、人才难留是摆在民营剧团面前的两道坎。”其中,由于缺乏信用担保体系,当前民营剧团融资仍很困难,基本无法通过演出剧目、知识产权等自身优势融资,发展资金主要靠带头人自己掏腰包或找其他途径赚钱贴补。如芜湖县春燕黄梅戏剧团为筹划现代戏《江姐》,就曾卖房砸钱搞创作。同时,受身份缺失等因素影响,民营剧团往往很难招来好苗子,即使招来了也留不住。如上海首家民营越剧剧团——上海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按照培养剧团核心人物的路子,精心栽培了9名学生,结果一年之内全被国有院团挖走。 三是发展环境上处于无序竞争状态。民营剧团以喜闻乐见的表演方式,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但由于自筹资金、自置设备、自招人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等因素限制,民营剧团难以开展创新,为了生存甚至陷入无序竞争状态。如台州市近三年至少有20%的民营剧团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仅剩的80余家民营剧团也良莠不齐,演出费用从2500元至18000元不等。民营剧团演出市场混乱、竞争无序、创新意识薄弱,营销手段还停留在“靠关系、靠熟人”找市场的层面上,剧团间甚至出现相互扯皮、相互挤兑的现象。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号召,要求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为此,张洪、裘珍媛建议: 一、加强民营剧团文化产业的规划。民营剧团作为群众文化产业,政府要有较为清晰的产业规划,作为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基础工作来抓。从2015年起,浙江省每年落实3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补贴民营文艺表演团体送戏下乡活动和业务骨干培训,但对于量大面广的民营剧团,只是“杯水车薪”。要给予农村戏剧市场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文化演出,实施专列经费补助。 二、政府对民营剧团一视同仁。民营剧团深耕于广阔的农村市场,演出市场大。政府在政策覆盖、艺术赛事、剧目评奖、职称评审等方面的公共文化政策,不管国办还是民营,都应该一视同仁,资源共享。民营剧团的演员与国有剧团一样,可以参加专业考级,职称评定,尤其在中国戏曲梅花奖的评比上,给予民营剧团同等的参评机会。 三、扶持有地方特色的民营剧团。戏曲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随着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政府要重点扶持在区域有代表性、演出质量较高的民营剧团,每年对民营剧团开展评比奖励,对优秀演出剧目给予一定的资金奖励。鼓励民营剧团成立专业的演出团体和培训基地,培育面向演出市场的民营文化实体,形成良性发展的市场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