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协概况 | 工作动态 | 政协提案 | 剡山书院 | 文史天地 | 理论研究 | 委员风采
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天地
嵊州历史上第一位尚书——朱士明
发布日期:2019-05-07 作者:市政协办



其人其事


《剡录》[1]卷三记载:“朱士明,剡人,齐举茂才。梁天监初授儒林博士,除吏部尚书,封汉昌侯。”

朱士明,今嵊州市甘霖镇上朱村人。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皇位更迭纷繁、战事频仍的乱世。

420年,刘裕受晋禅位,建立宋朝,史称“刘宋”。刘裕出身贫寒,当上皇帝后,重用寒门庶族出身的知识分子,出现了“寒人掌机要”的政治局面。“刘宋”重视儒学,建造孔庙,开办学馆,聚徒教授,使东晋南渡以来被废绝的祭孔典礼与儒学又被重新恢复。

479年,萧道成迫使刘准禅让,“刘宋”灭亡,建立“南齐”皇朝。萧道成从小关心百姓疾苦,重视寒门出身的人才。建立“南齐”之后,下诏“修建儒学,精选儒官”,招揽人才,延续了“刘宋”开创的“寒门庶族政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朱士明于“南齐”永明年间(483-494)举为茂才。茂才,是选举人才的常设科目,始于汉,至隋唐实行科举取士之前的数百年间,地方向朝廷荐举两种人才,一种叫“孝廉”,一种叫“茂才”。孝廉由群国耆宿举荐,茂才则由政府官员推荐。孝廉多从平民中产生,而茂才既有官员、州郡属吏、孝廉,也有太学生和平民。茂才的数目远少于孝廉,一旦被荐,绝大多数被委以县令或相当于县令一级官职。据《民国嵊县志》引《乾隆嵊县志》,“士明于天监中进封,而乡贤祠乃系之齐,盖以其初仕而言也。”从这则资料看,朱士明初仕于“南齐”,但担任过何级官职不得而知。按当时的体制分析,县令一级地方官可能性最大。

当时政局动荡,兵荒马乱,人心惶惶。加上连年天灾,粮食歉收,而役税有增无减,百姓苦不堪言,纷纷弃田逃荒。民谣曰“无田饿肚子,有田打屁股”。

朱士明把弃田集中起来,建立庄园。他善观山形水势,在低洼处开渠排水,改沼泽为良田;在山岙狭隘处筑堰聚流,天雨蓄水以备干旱灌溉。永明三年(485)[2]舍基建造青林寺,后改称显净寺[3]。《剡录》载:“显静寺,在平屿,左右有松竹,寺有八池,水甚清美,其西庑有白鹤井。”青林寺建成后,庄园土地由寺僧管理,让农民耕种。春天借本给民,秋后收租归寺。这样不仅寺庙有了一定的收获,租田耕种的农民也能获得不少谷物,由此遏止了灾民向外逃荒的势头。那时,曾一度被废弃的佛教又渐渐兴旺了起来,因此朱士明的做法很快得到了推广[4]。

501年,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入建康。502年,萧衍建立梁朝,史称“南梁”。朱士明因为名声极好,被梁武帝重用,天监初授儒林博士。

梁天监九年(510),朱士明升为吏部尚书。朱士明在任期间,办事非常公正认真,规定凡五品以上官吏升降调动,都要亲加考察,根据业绩来决定官员的升迁,决不徇半点私情。然而,梁朝与齐朝的制度有根本性的不同。宋齐两朝用素族(寒门)来压制士族,但梁武帝却借鉴东晋的经验,恢复了百家士族的权力,以士族来压制素族。寒门出身的朱士明自然受到了士族的排挤,再加上他公正廉明、铁面无私的为官品质又得罪了许多朝中权贵,权贵们很快串通一气,给朱士明罗列了许多罪名,梁天监十一年(512)冬,边事告急,奸臣权贵联合一体,欲置朱士明于死地[5],联名奏本,推荐朱士明带兵征剿。谎称朱士明有一双异人所赠的登云宝靴,能腾云驾雾,风雨无阻,瞬息千里;挂帅作战,必胜无疑。

朱士明奉诏出征,边读兵书边指挥作战。由于他身先士卒,奖罚分明,将士效命。获胜回朝,吓得那班奸臣权贵在梁武帝面前连进谀词:朱士明的登云鞋那么厉害,进出敌营如履平地,须防朱士明谋反。梁武帝心生疑虑,召朱士明当庭质询。朱士明说:我是一介书生,身无提刀射箭之技,家无荷甲执戈之丁,哪有谋反之事?奸臣上言:越地出铜,剡地产铁,朱士明的家乡三白山谢平制铁为最,此人一旦有变,何愁卒无戈刀,兵无衣甲?朱士明奏道:臣在京师,家在乡间,千山万水,即使甲兵万名,从何谋划?奸臣曰:圣上岂不闻朱士明有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登云靴吗?梁武帝狐疑重重,朱士明见万岁面色有变,深信谗言,事将败坏,就跪奏道:愿皇上如观世音菩萨,观世事,察世音,辨别忠奸。奸臣道:万岁,朱士明死到临头还中伤万岁爷您那!他讥笑你皇上糊涂,不如观世音菩萨。如此奸臣悍将一日在朝,天下一日不安,万岁,请降旨定夺!梁武帝勃然大怒,把朱士明打入死牢,并于次年梁天监十二年(513)正月十二日绑赴法场。可怜忠心耿耿的朱尚书,死于奸臣昏君之手。噩耗传出,京城军民悲痛万分,纷纷举起军中大旗,哀悼朱尚书。梁武帝见民情炽烈,怕有民变,就去朱尚书府慰抚。见他家一贫如洗,登云鞋之说纯属子虚乌有,深知错杀忠良,就追封朱士明为汉昌侯,赐金头入葬,准许乡民以大纛祭祀。


庙食香火


《乾隆嵊县志》载:“今桃源乡有朱尚书庙,其地曰上朱,盖桃源乡人也。”

据当地老人传言,朱尚书归葬家乡不久,受过他恩惠的百姓捐材捐工,在青林寺北建庙祭祀。又据周潮娜《尚书庙》一文中载,“该庙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十五年(516)。”同治《嵊县志》记载:“庙制旧仅三楹,后蠹于蚁。清咸丰丁巳(1857),里人尹大森、吕元泰等捐修,建前厅及东西庑(厢房)。东庑吕元功建,西庑吕元芬、正和、学纯建。规模加于旧。”笔者于2008年正月十二日参加“树大纛”活动时,采访周培汀、吕茂扬等老人,他们说:“尚书庙新修不久,长毛入剡,夜宿尚书庙,第二天临走时点火烧庙。长毛走后,周围百姓才敢出来救火。火虽被扑灭,但已被烧毁仪门与两庑,当地善信再次捐资重修。由于长毛多次席卷剡西,经济凋弊,捐资无多,只能仓促应事。所以仪门、厢房用材较小,建筑质量明显差于正殿。解放后,先后于1962年、1989年两次作了大修。”尚书庙历经沧桑,几度兴衰,至今保留清晚期建筑风格。

尚书庙在今甘霖镇寺前村10号。建筑有二进一戏台,左右两侧各建三间厢房,仪门三间,中间筑成八字形大门。大门两侧墙上写有一联:“赤胆为仕尚书入朝秉公佑民,虔诚敬奉神灵升天无私福我。”正殿三间,供奉朱士明神像。整个庙宇形成四合式建筑。庙内原有梁武帝钦赐“汉昌侯”古匾一块,清咸丰年间功德碑一通;“大纛飘扬神威显赫,四时康宁保国安民”抱对一副;古传大纛木杆一根,大鼓一只,古钟一口。“文革”时红卫兵进庙捣毁庙宇,文物尽失,唯抱对被上朱村的一位读书人藏匿家中,才得以留传下来。


风俗传承


《同治嵊县志》卷十三《人物志·乡贤 》载:“旧志云:乡人祀于社,至夜尝有神灯出没。意必生有功德,殁有灵爽者矣。”

每年正月十二,尚书庙里乡人云集,举行树大纛(dào)的风俗活动,以此来纪念清正廉洁的吏部尚书朱士明。

纛,是古时军队或仪仗队用的大旗。后在民间演化成迎神赛会的高大旗帜,需多人抬着方可移动。而在尚书庙则演变成一种民间表现艺术——树大纛。《同治嵊县志》对此有详细描述:“乡人思朱尚书功德,为其立庙于青林寺右。春正月十二日,例悬大纛以卜岁。纛高五六丈,构木为架,植木为干,析竹为腔,筛以纸,五色烂如。四围用巨索维之,下作纸浮屠七级,中络大圈,渐高渐小,顶肖观音像,面所向可以卜岁之丰歉云。”

这一活动延续至今。每年的正月十二那天,四邻八乡的善男信女齐集尚书庙。笔者于2008年、2009年两度参与树大纛活动,并摄影留念。以2008年2月18日日记所载,树大纛风俗分六步完成:

第一步,准备:节前,由庙方负责人召集庙管会人员开会分工作准备。组织三十六位精壮男子为树大纛能手;组织若干会竹编的村民砍竹辟篾,制作七层佛塔与19个大小不一的竹圈;请一位篾匠师傅编成观音骨架,再裱装成观音像;把高搁在庙里的大纛杆(木杆)及桩木等取出,经过清洗,事先放在庙前广场上;请好戏班。解放前在庙内的戏台演出,改革开放后因人口剧增,在广场搭草台演戏。

第二步,安装:用七八条木梯由短到长把大纛杆从脚到顶支起成斜坡,把竹篾编成的竹圈、七层佛塔、长幡安装在大纛杆上,把观音像安装在木杆顶端,木杆中间系好四根粗大的绳索;在地下挖一洞,四周打下四根粗装的木桩。

第三步,祭祀:寅时初刻,庙管会人员与树大纛的精壮男子齐集尚书庙,在正殿祭祀朱尚书。祭祀由德高望重的乡贤主持。祭毕,众人有序出庙,奔赴广场举行树大纛仪式。

第四步,树大纛:约5:40分左右,庙管会负责人一声令下,三十六个人(其实多少不论,能拉起为准)分别拉住四根绳索。其中两根绳索随着主持者号令缓缓拉起;守护在七八条木梯脚下的壮汉用力支起木梯,使大纛杆树起,然后撤掉木梯;守护在木杆脚下的数位大力汉子,肩扛木杆,随着木杆渐渐竖起,把木杆脚扣进洞里;等四根绳索拉紧,木杆竖直,用绳索把木杆基部与四根木桩捆住,固定基部;四根绳索把大纛杆拉正后,木桩打入地基,固定绳索。

第五步,朝拜:大纛竖定,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信众点香燃烛拜祷大纛与观音菩萨。上层竹圈上挂满信众的彩带,下部的七层佛塔与八条长幡五颜六色,色彩斑斓。又加上风吹竹圈,呜呜鸣响。不但好看,还有一种悠扬的音乐声。

第六步,卜岁:大纛顶上的观音叫“望海观音”,她站得高,看得远,随风而动。以午时“望海观音”的朝向为准,朝向哪方,相传今年这个方位能风调雨顺,六畜兴旺,人丁平安。

是夜开始,做三天三夜大戏,以酬谢朱尚书保境安民的历史功德。




校注:

[1]《剡录》:高似孙著于南宋,嵊州市第一部县志。

[2]永明三年:资料引自《剡录》卷八《显净寺》条目。

[3]舍基建造青林寺,后改称显净寺:资料引自民国《嵊县志》卷七《坛庙》“朱尚书庙”条目。

[4][5]本节资料来源:2008年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嵊州寺庙》第23页“尚书庙”条目。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嵊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浙ICP备050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