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协概况 | 工作动态 | 政协提案 | 剡山书院 | 文史天地 | 理论研究 | 委员风采
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提案
工商联:关于加快数字化改革,推进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2-04-29 作者:市政协办


数字化改革,是一场席卷全球的大变革,也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大趋势。未来,数字经济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关键变量。因此,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深化推进数字化建设,对我市推动产业转型提升、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通过强化政策供给、完善生态体系、坚持示范引领、加大试点建设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制造业数字化改造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对照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的战略目标,还有较大努力空间,与周边县市区相比,也存在着一定差距。最为突出的问题体现在:我市中小企业量大面广,不少企业改造意愿不强烈,存在着本领恐慌、资金短缺、生存忧虑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了“不想改”“不会改”,也“改不起”等现象产生。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加快形成企业家共识,让企业家“主动改”。启动系统性的“数字经济”学习交流行动。让企业真正认识到产业数字化的必然趋势、数字化转型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义。通过培训、考察、观摩等多种形式,向周边数字经济先进地区实地学习数字化转型经验,请标杆企业现身说法,现场感受数字化改造前后的绩效对比,以诸暨市大唐袜业企业“天新针纺”为例,自从实施数字化转型以来,人工成本节省70%,产品损耗减少20%,产能提升20%至30%,再加上商品趋势大数据预测、智慧物流和B2C电商平台的加持,企业效益大大提升,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现实样板。从而让企业家消除思想顾虑,增强数字化改造的转型意愿和内生动力。健全工作联动机制。尽快形成部门、镇街和服务商纵横联动机制。镇街对辖区内符合改造条件的企业做好宣传发动和项目申报协助工作,职能部门牵头做好业务指导、项目评审及验收工作,服务商协助企业开展项目实施,三管齐下、形成合力、协同推进。

2.激发政策引导作用,让企业家“轻松改”。切实降低数字化转型成本。在已出台政策基础上继续加大专项技改补贴力度,如对企业用于数字化改造的设备提高补贴比例,对列入计划的数字化建设项目资金补助由事后适当提前,以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打通多渠道融资渠道。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探索设立以政府引导基金撬动社会资本的专项基金,实施金融专项扶持计划,建立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资产定价、融资机制,以降低企业贷款难度和成本。优化人才引育环境。柔性引进一些高校、科研院所数字化相关专家学者,重点培育一批既掌握数字化转型又熟知企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促进数字技能人才培育体系的形成,支持政企校合作共建企业数字化人才实训基地。

3.加强智造服务体系建设,让企业家“都会改”。培育引进优质服务商。由政府统筹、部门引导、行业推进的模式,联合挑选一批优质服务商入围招标,分行业承接企业的数字化改造项目,一方面能保证用最低的服务成本提供最优质高效的专业服务,另一方面有利于保障行业数据安全,消除“数据孤岛”,实现生产、经营、管理全流程的数据互联互通,为下一步深化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和“产业大脑”打好基础。建立协同推进服务平台。加快建立政府、企业、服务商协同推进的交流服务平台,派驻“数据服务员”,帮助企业把脉问诊、体检评估、因企施策提供数字化改造方案,实时沟通解决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层面企业的积极性,逐步形成规模效应和带动效应。构建多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成立“数字化改造企业联盟”。针对特色优势产业,重点推动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揭榜挂帅”,牵头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产业链数字化改造,企业上下游、产业链之间协同改造,可以最大程度降低单个企业数字化转型风险,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上下游企业数字化转型,达到产业链企业的协同倍增效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嵊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浙ICP备050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