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协概况 | 工作动态 | 政协提案 | 剡山书院 | 文史天地 | 理论研究 | 委员风采
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提案
民盟嵊州市基层委员会:关于充分发挥资源禀赋,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市建议
发布日期:2023-07-20 作者:市政协办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把农业发展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统筹“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嵊州作为全省农业大县,近年来,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产业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趋优的良好态势。但是对标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主要表现在:

一是品牌建设任重道远。农业品牌意识淡薄,生产观念陈旧,多数农产品仍停留在初加工阶段,多数农业企业没有成熟的品牌运作模式。如越乡龙井曾在2009年被评为浙江十大名茶榜首,然而近年来,越乡龙井整体影响力日趋下降。嵊州香榧面临同样困境,行业整体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程度不高,“产、加、销”对接不紧密,品牌附加值未能充分体现。另外,一些名优特产还处于“有名无牌”的阶段,杨梅、黄桃等我市所产水果,多被经销商收购,并被冠以兄弟县市品牌进入市场销售。

二是农技力量“线断网破”。嵊州历史上曾有10位“农技大师”,为推动农林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今,10位大师因年龄等原因,逐步退出了工作岗位。同样,由农技大师为主培养的“土专家”团队,也逐渐不复存在。另外,调研发现我市乡镇(街道)基层农技队伍“在编不在岗”的现象较为突出,新进人员大部分兼职行政工作,同时还存在业务不精、情况不熟、潜心研究不够深入,农口的专业科技队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面临断层。

三是农业产业链“缺环”。我市茶叶、香榧、水稻、水果等农业产品资源丰富,但农业企业普遍规模偏小、科研力量薄弱,造成产业种养占比偏高,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同时,农旅融合发展不够,在农事体验、传统饮食、农耕文化等方面的深度挖掘不足,民宿等富农经济发展落后周边县市,制约了农户增收、产业发展。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

一、紧抓“一主三特”,不断加大对农扶持力度

要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特色发展,市委市政府已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意见》,为引领我市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契机。要统筹安排使用支农资金,探索创新财政支农新路径,力争每年投入对农资金亿元以上,用真金白银为嵊州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紧抓“一主三特”三大产业,做强“越乡龙井”这个主产业,做大桃形李、香榧和水稻三大特色产业,加强资源保护、种苗研发、农技应用、品牌推广等支持,积极培育一批名企、名品、名牌,以巩固提升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

二、深化品牌战略,推进品牌建设迭代升级

制定出台促进农业品牌发展的奖励和保护政策,鼓励支持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运营主体和市场营运模式创新,建立品牌策略,制定发展规划,加大嵊州农特产品的宣传推介、展示展销及外观包装设计开发等。持续加快农村电商提档升级,积极对接阿里巴巴、汇通达等知名电商企业开设“嵊州农特产品”专区,让嵊州农产品在市场经销商和消费者心目中建立可视可感的品牌形象。

三、优化人才队伍,做强农业发展智力支撑

迭代升级“农技大师”机制,特邀一批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省市涉农行业协会骨干、乡村农林土专家等组建农业科技团队,常态化下沉至镇、村“坐堂”问诊,为农民种养排忧解难。与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建立委培教育模式,加大基层农技人员定向培养力度,有针对性地引进与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相关并亟需的高学历人才,着力破解“线断、网破、人散”现象。督促各乡镇(街道)及时掌握并更新涉农人才信息,并对涉农人才队伍加强管理与维护。

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培育壮大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在基地建设、仓储物流、销售渠道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力争打造几家辐射力强、竞争力大的涉农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做好“农业+”文章,实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升计划,发展一批休闲农业、农事体验、研学游等新业态,做长做大做强“美食、美景、美戏”“三美”产业链。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嵊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浙ICP备050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