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协概况 | 工作动态 | 政协提案 | 剡山书院 | 文史天地 | 理论研究 | 委员风采
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协提案
王成:关于推进基层医疗服务创新改革,构建全面便捷高效健康服务新模式的建议
发布日期:2023-07-20 作者:市政协办


目前,我国已进入后疫情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我们的建设目标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基层医生作为患者的第一接触者,是疫情监测预警的“守门人”,在日常工作中,基层医生是百姓健康的“守门人”,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要服务者。综合疫情防控、基层卫生、乡村振兴等工作分析,可以发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中暴露出诸多短板,并严重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供给能力,离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层医疗机构”共富目标尚有较远的距离,主要受到以下四个因素的影响:

一、服务创新不足

基层医疗机构主要以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为主,基层医疗服务主要以提供基础诊疗,解决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对于一些急重症及疑难病、少见病需要及时做好转诊服务的,往往有时间窗,需要第一时间就地抢救,如心肌梗死有“黄金三分钟”和急性脑卒中3.0小时的溶栓要求,但基层医疗机构受制于设备条件和专业能力等,往往在抢救中效率不够高。公共卫生则以完成上级的两慢病医防、签约服务、居民体检、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地方血吸虫病防疫为主,因受制于检验检查设备、人力投入、资金投入等不足导致效率不高。这些都导致了具体方法、手段和观念上的创新不足。

二、专业人才不足

1.医务人员不足。尤其是村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平均年龄70.2岁,老龄化严重,每年因死亡或意外离职就意味着所在村服务站的关闭,且基层医生因各方面考虑,不愿意立足山村,流失严重,难以满足“15分钟服务圈”的基层百姓就医需求和医疗资源配置要求。

2.医护人才不足。后备人才缺乏,临床一线医师学历低职称低,高学历高职称医师不愿意去乡镇,年轻医务人员不愿意去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同时,因为基层工作重而杂,基层医务人员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少,业务提升能力不足,医共体总院专家下沉基层未能真正起到“卫生强基层”作用。

三、基础建设落后

1.医疗设备不足且落后。基层医疗机构CT拥有率,2020年为24.6%,2021年为60.0%,不能“便捷”地完成卒中筛查、痴呆筛查、肺癌筛查等民生实事项目。拥有胃肠镜检查设备的仅为20.0%,不能高效地完成结直肠癌筛查民生实事项目。

2.医疗用房不足且陈旧。拥有足够医疗用房的基层医疗机构仅为13.3%,而且很多的基层医疗机构建筑物老旧破漏,墙体破裂、墙面脱落、漏雨渗水问题普遍,不能“全面”地满足院感和医疗需要,更不用说让职工和患者获得良好的就医体验。

四、工作积极性不足

基层医生对收入非常满意的为0,基本满意的为40.0%,一般满意的为46.7%,不满意的为13.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仅承担公共卫生和临床医疗任务,在过去3年还承担繁重的疫情防控任务。仅仅长乐一家乡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22年投入各道路卡口、愿检尽检点就达到4388人次。疫情及各类民生实事工程导致工作量增加,而有效医疗业务收入增加量不多,财政补偿又不足。而且,基层绩效分配限额,导致工作幸福感下降,工作积极性降低。

当前,新冠疫情已取得胜利,但是,日后面对新型传染病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同时,基层医疗增亏、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等短板也仍有可能持续,这与我市作为全国经济百强县,离二十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有明显的距离。因此,在我市深化改革和共富建设时期,我们应该推进基层医疗服务创新改革,打造全面便捷高效健康服务新模式,实现“医疗”“公卫”双轨并行、相互促进、协同发展。为此建议:

一、拓展基层医疗服务创新能力,深化综合改革

1.加快实施“行走的医院”项目,发挥“互联网+医疗”的优势,弥补村级医疗人员不足短板。医共体上下联动,为100家规范化村级医疗机构配备全科医生助诊包,家庭医生利用“医疗服务车”,携带助诊包进村入户开展巡回医疗服务,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村”。并由上级医院专家教授对“行走的医院”村医进行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村级医疗机构专业队伍能力,全面提高乡村医生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2.构建“健康大脑+”体系,深化“数字家医”应用。根据数字化改革一本账,深入推进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开展健康大脑一期建设,强化卫生健康数据整合、治理、共享与综合利用,数字赋能支撑基层卫生健康综合改革。持续丰富管理端、医生端和群众端场景应用,初步形成卫健、医保联动的签约服务和两慢病医防融合的数字化高效服务模式。及时总结提炼“数字家医”建设成果,强化迭代升级,提升嵊州辨识度。

二、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基础建设,发挥好首诊作用

需要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强财政投入,用来改扩建业务用房为标准化的传染病门诊,更新相关诊疗设备、改善就医环境,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和服务能力的提档升级,改变居民就医舒适度,增强患者在基层首诊的意愿;加强基层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提高诊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效率,借助信息化建设使得检查检验互认共享、病区管理、疫情上报等更加便捷高效。从而,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三、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培养,发挥好专业能力

1.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领导干部建设。鼓励市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干部实行双向交流,择优培养,对下派至基层的负责人实行兜底年薪制,参照总院相应职级制定基数,并按照具体管理服务人口、职工数、年度绩效考核结果适当调整。

2.加大对基层医护人员的引进和培养。有计划的定向委培,择优选拔,并解决工作后对人才队伍薪酬待遇、职称晋升、社会地位、编制配备等问题,让嵊州自己的学子愿意为家乡基层服务并能看到自身发展的希望。

四、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财政投入,发挥好激励作用

无论是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还是从激励发挥的作用大小看,当前的43147.0元/年*人绩效限定方案需要改革。基层卫生机构作为差额拨款单位,承担着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大职能,同时,民生工程、疫情防控等其他工作任务的增加,意味着临床基本医疗服务投入的同比减弱、医疗机构医疗收入的减低。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财政补助,深化基层医疗机构内部绩效考核,将“行走的医院”改革等有关指标列入财政范畴,并在基层内部深化落实,进一步激发基层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嵊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浙ICP备05000000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