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政协概况 | 工作动态 | 政协提案 | 剡山书院 | 文史天地 | 理论研究 | 委员风采
今天是: 天气: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市政协专题协商“个人全生命周期档案建设”工作
发布日期:2025-08-13 作者:政协办公室


5月26日,市政协在“协商议事厅”平台专题协商“个人全生命周期档案建设”工作。市政协副主席史萍、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劳江海、有关委员代表参加会议,市委副书记柴军应邀参加会议。

3月上旬,市政协副主席史萍带领课题组赴档案馆、人力社保局等点位认真听取有关负责人工作汇报,详细了解个人全生命周期档案建设基本情况、存在困难问题,未来发展规划。

档案馆馆长沈伟明汇报相关工作:近年来,档案馆加强数字化改革引领,搭建个人全生命周期数据智治服务平台、数据资源中心、数据智治服务场景;强化工作协作协同,形成统一技术架构、统一数据结构;坚持管用实用导向,构建个人全生命周期数据底座、综合智治平台、综合智治应用全景图,个人全生命周期档案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馆藏个人档案数据质量不高、个人数据源头治理不及时、部门工作体制机制不顺等问题。

委员们结合走访调研和情况介绍,围绕个人全生命周期档案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难点堵点,积极建言献策,并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统一标准体系。政务数据主管部门牵头,制定覆盖个人全生命周期的基础信息标准体系,明确归集范围、更新频率与责任主体,推动各部门数据按需汇聚、统一编码、动态更新,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贯通的“一人一档”基础架构。

▲强化场景牵引。围绕教育转学、跨地区就医、职工社保转移、老年服务精准供给等具体场景,设计多部门联动的“一事一档”应用链条,通过“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档案“看得见、用得上、改得动”,提升群众获得感。

▲加强数据安全。建立覆盖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使用的全过程安全审查机制,严格落实分级分类管理、授权访问制度。同时加强隐私保护立法,明确责任边界和处罚机制,确保“政府看得清、个人管得住、外部进不来”,实现服务便捷与隐私保护的有机统一。

▲完善制度机制。纳入数字政府和基层治理现代化顶层设计,制定建设路线图与时间表,建立统筹协调、资源整合和评估督导机制。同时,强化基层数据采集与录入能力建设,推动数据“最后一公里”打通,真正实现“建得成、用得上、管得好”。

与会部门单位负责人结合自身职能,现场回复委员们提出的问题,并对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表示认可,双方深入交流、互动频繁,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史萍副主席充分肯定我市个人全生命周期档案建设取得的成效。她指出,个人全生命周期档案建设,是国家数字化改革、公共数据治理体系不断完善背景下的重大举措。要强化系统思维,构建由分管市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多跨协同工作机制;要聚焦核心场景,推动政务服务、基层治理等群众关注度高的重点领域场景落地;要注重数据治理,加强对新技术的探索应用,推进存量档案数字化提质和数据源头治理同步发力;要加强宣传引导,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做好宣传推广,让群众听得懂、信得过、用得上。

柴军副书记对市政协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档案建设工作表示感谢。他表示,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效性、可行性,有关部门要认真梳理、积极采纳、加快落实。

他指出,个人全生命周期档案建设是实现精准服务、精细治理和高效共享的重要工程。要聚焦技术赋能与场景拓展,推动项目提质增效,以技术突破筑牢数据治理根基,以机制创新构建全域治理格局,以场景裂变释放数据应用价值;要聚焦数字赋能与基层融合,构建民情治理新生态,以“民情档案”重塑基层治理底座,以“数字网格”提升治理效能,以“档案智治”赋能基层减负;要聚焦机制创新与协同联动,凝聚全域推进新合力,强化系统治理,强化智力支撑,强化效果评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主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嵊州市委员会

版权所有:杭州孚立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 备案序号:浙ICP备0500000000号